我看球,就是看复播。好处有二:一是休息得好,心明眼亮;二是听过了许多人的评价和议论,不懂球的我,马马虎虎也能看懂了。我看的第一场复播当然就是1994年世界杯意大利和巴西的决赛,忘不掉的一幕是10号球衣的蓝色背影,巴乔低头远去,守门员跪地狂喜!悲切、酸楚的感觉顿时充盈我心,比我同事描述的真切、丰富,丰富到我自己也陈述不清。
那之后,我发现每逢巴乔出现,解说都格外激动,他们把这个意大利男人数字化地,也是地理化地介绍给观众:1米75的身高、72公斤的健康体重、穿40码的运动鞋、生长在亚平宁北部小镇、8岁时进入卡尔多戈诺小镇的足球俱乐部、16岁第一次参加足球联赛……2004年巴乔和西班牙踢完了他的86分钟、告别足坛。
就在本届世界杯开赛前的这个春天,我去了意大利。当我的双脚踏上波河流域土地的一瞬间,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就抚慰了我: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LV包包太贵重、藏着壁画的博物馆太高远,都是与我无关的传说;唯一亲切的是,我知道亚平宁,我知道平原北部的小镇和农庄……我知道的这一切都来自于巴乔——那个被描述成“遗憾一生”也“完美一生”的球星巴乔!——一个球星,把他的国家与地理推广到了互联网!
今天,我看到一个现年14岁的“90后”,在网上发帖说自己的世界杯。大意是,6岁那年,他无意间把电视按到中央五套,看见当时才24岁的布冯双手叉腰愣在球门前——墨西哥前锋刚刚匪夷所思地一记甩头攻门。男孩继续看下去,看到了他这辈子最尊敬的特拉帕托尼和皮耶罗,皮耶罗是多么帅气啊,他救了意大利队……这个男孩接着再看,就看到意大利被韩国队黑了,云云,复云云。
训练有素的职业操守,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14岁”的孩子以及他的“6岁那年”。我血脉贲张,自说自话地要为“6岁”到“14岁”的他们做书。把世界杯和国家以及地理连在一起做,如同我从巴乔知道亚平宁,让孩子们从布冯、皮耶罗知道意大利……世界杯有32强,就能让他们知道32个国家与地理;世界杯有64场比赛,就把丛书做成64本;世界杯4年一度,我们就4年修订一次;再给这套丛书建一个官网,非赛季的那47个月,让孩子们跟跟帖、热热身,让书店的销售不停下……
这个选题必将成功,毫无悬念:
“14岁”们和“6岁”们,谁不喜欢世界杯、谁不知道世界杯?
“14岁”们和“6岁”们的妈妈,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知道世界和地理? 郁敬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