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本的站位和战术来看,英格兰VS斯洛文尼亚大概是本届世界杯以来最乏味的一场比赛,442对442,两队都拥有具攻击力的后卫线,两队都是一名前锋站位比另一个稍微靠后。
但是两队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的施压和他们的节奏,这或许是两队不同目标的反映:英格兰只能求胜,而斯洛文尼亚战平也能满足。因此后者的前锋往往在丢球后在本方半场退得很深,尝试从英格兰中场脚下断球,而不是用继续突前来给对手后卫施压。
正因如此,特里和厄普森整场比赛都能压得相当靠前——或许太前了,以至于斯洛文尼亚有几次在禁区外地带的机会,换了是速度更快的球员,肯定会给英格兰带来更大威胁。
英格兰的威胁则是用截然不同的方式。鲁尼和迪福利用对手中后卫控球技术的弱点不断骚扰与施压,因此本场英格兰的控球时间远胜于前两场比赛,这才是一场典型的英格兰队表现。
而英格兰之所以发挥正常的一大原因,在于米尔纳在右边路的位置感觉。上一场列侬打此位置总是往里靠,造成英格兰阵型太过狭窄,尤其是杰拉德习惯于在中场靠左的情况下。而本场当英格兰控球并拉伸开斯洛文尼亚防线时,米尔纳是一个稳定的边路突破口。
尽管迪福和鲁尼始终无法产生有效互动,但他俩合作总比前两场的锋线表现要好。迪福保持和对手最后一个后卫平衡的位置,而鲁尼的位置更深,这样一来他能和杰拉德保持紧密联系,并为后者做球。英格兰的速度更快、传球更精准,但是出线之后他们还需要表现得更具平衡感。
潘丽娟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