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是一项奇异的游戏,别的人在踢,中国人在看。
足球拥有最多的支持者,也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每场比赛的赛后,总是有人会对比赛进行复盘。“为什么实力更强的甲队偏偏输了?”在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复杂的原因?
杰佛里·托宾在《足球阴谋论、中情局、马拉多纳与拉美大众批判》中说,“阴谋论是缺乏全球化视野和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现实把握能力的第三世界民众,解释所有复杂现象的本能工具。”
我们现在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这个世界,存在了一些足球比赛是被操纵与控制的。但是不会像一些极端的中国球迷所想, 一届世界杯,超过10场比赛被广泛质疑为问题球。
有些比赛的结果,的确是难以解释清楚,但阴谋论不能成为解释所有不可预见现象的最好工具。
假球、阴谋 肯定有
加拿大记者德克兰·希尔,经过了多年卧底调查,在与庄家密切接触之后,才会举证出2006年世界杯巴西3比0击败加纳的比赛是一场假球。
从已知的信息来看,我们可以肯定,假球确实存在。
意大利的电话门已经让全世界的球迷知道了意甲假球的存在。而德国波鸿检察机构和警方也宣布,经过调查,欧洲有9个国家至少200场足球比赛有被操控嫌疑,包括欧冠联赛。在德国至少有32场比赛可能被操控。
而在世界杯的赛场,假球同样也存在。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秘鲁人0比6输给阿根廷。据悉,当时阿根廷用3.5万吨粮食和5000万美元的贷款资金换得秘鲁队的放行。
但是,对于这些假球的报道,西方媒体往往是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之后才形成结论。比如说加拿大记者德克兰·希尔,经过了多年卧底调查,在与庄家密切接触之后,才会举证出2006年世界杯巴西3比0击败加纳的比赛是一场假球。
翻阅国外媒体报道,很少见到随意的猜测和假想。
被放大的阴谋论
对于中国媒体来说,制造阴谋论,无需任何的成本,但国外媒体却没有相关报道。
而与之相对的是,中国的网络和媒体,四处都在质疑假球,假球阴谋论的概念被无限放大。
对于中国媒体来说,制造阴谋论,无需任何的成本。不用暗访和求证,也不用担心球队或者大牌的起诉。只要提出若干的论点来,最多在标题中增加一个“疑似”,那什么问题就都解决了。最主要的是,还可以吸引眼球。
本届世界杯开赛以来,已经有大量的阴谋论被制造出来。
国际足联肯定会暗中相助非洲球队——但是东道主南非队在抽签分组时就遭遇法国队。
欧洲球队最终晋级决赛——是因为下届世界杯在巴西举行,南美球队预定了冠军。
还有赞助商决定论。德国、阿根廷和荷兰、巴西分列两个半区,是为了成全两大体育品牌赞助商的需要。
这些举动都被认为是国际足联有意安排,实现某人、某集体的利益最大化。足球没有未知的悬念,没有因缘凑巧,只有利益天平的倾斜。
但是,且不论国外的众多媒体,即使是南非当地的报纸,同样是一个第三者的角度——这些新闻从没有出现过。
为什么阴谋论如此深入人心?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每天都有大量的阴谋论产生,对于一些错误的,人们会选择性遗忘;而对于一些准确的,会不断地进行赞美,久而久之,百度神帖预测荷兰进决赛,天涯神人论坛发帖蒙准4强,这样的帖子被网友不断地跟帖赞美。
中国人为何热衷阴谋论?
《2012》这部电影在中国突然流行。因为剧中的主题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一个隐瞒了全球人民的“阴谋”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生。
其实,不光是世界杯,只要是中国观众熟悉的赛事,都会与阴谋论产生关系。NBA总决赛,为何国王不敌湖人?那是洛杉矶的市场更大。F1为何是汉密尔顿夺冠?那是因为F1需要一个有色人种的新冠军。
中国有很深厚的权术基础。所谓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这几年,在《百家讲坛》的推动下,历史热尤其是帝王将相的权术思维,成为了不少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当年,有一篇好文《阴谋论者自造阴谋》,当你始终试图用一个理论去解释问题的时候,这个理论最终也会影响到你。
相对国外的媒体而言,中国的读者不喜欢看技战术分析与简单的赛事报道,他们更喜欢的是八卦与口水。这也决定了对于中国的媒体来说,必须依靠一些角度才能吸引读者。把世界杯变成《百家讲坛》?这是一个好主意。
今年,《2012》这部电影在中国突然流行。因为剧中的主题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一个隐瞒了全球人民的“阴谋”(当然是有利于人类的)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生。
苗炜说:“有一次看世界杯抽签仪式,一位资深的足球记者告诉我,写着各球队的纸条是放在一个塑料球里的,而要想设计出比较好的对阵形势,就要把一部分塑料球放在冰箱里冷冻,抽签仪式之前,冰冻的小球被放到保鲜盒里运到现场,上去抽签的嘉宾都知道这个规矩,会用他们的手指试探,按照顺序把一个常温的或冰冷的小球给拿出来。”
对于中国球迷来说,无法接近事情真相的时候,想象是我们生活的最好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