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78年世界杯是普拉蒂尼的"处子秀",右为阿根廷的阿尔迪列斯。 |
| |
半决赛被西德淘汰后,普拉蒂尼(10号)坐在地上沮丧万分;不远处,西德门将舒马赫和队友拥抱庆祝。 |
| |
1986年世界杯法国队与巴西队的比赛中,普拉蒂尼在一球落后的情况下包抄射门扳平比分。 |
很多人都以为“米歇尔·普拉蒂尼”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传说,这位巨星的时代似乎早就远去。但在普拉蒂尼看来,不踢球并不意味着离开足球,足球是他终生的事业,他一刻也不曾离开过足球。普拉蒂尼,在足球的圣殿中几乎找不到谁可与之齐名,现任欧洲足联主席及法国足球总会副会长的他,就是一个活着的传奇。
绿茵场上的艺术家
普拉蒂尼1955年生于法国东部小镇尤弗,在父亲的精心教育和培养下,他早早就开始了正规的足球训练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7岁,普拉蒂尼就从南锡少年队升入南锡一队,是队里最年轻的职业球员。
21岁时,普拉蒂尼加入国家队,他凭借高超的球技征服了所有人,他踢出的任意球往往是直打对手命门的绝杀,人们开始称他为“任意球专家”,防守他的对方球员从来都是小心翼翼的,不敢轻易犯规,否则就是给普拉蒂尼白白送分。
普拉蒂尼在一系列重大国际赛事上的出色表现,也吸引了其他俱乐部的注意。1979年,普拉蒂尼以100万法郎的天价转会到当时法国足坛豪门圣艾蒂安俱乐部,也就是绿队。普拉蒂尼在绿队效力期间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将球队带向了兴盛的顶峰,也初步奠定了自己在足坛的地位。当时,法国足坛的权威巴特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普拉蒂尼属于‘巨匠’级的球员,他能够创新,想方设法进球得分,虽然看起来貌不惊人,但他是一位绿茵场上的艺术家。”
巴特没有看错。经过了1982年的世界杯,意甲豪门尤文图斯为普拉蒂尼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当时的尤文图斯队云集了罗西、佐夫和博涅克等大腕球星,但在赛场上,他们都听从于普拉蒂尼这个“中场发动机”的指挥。在意甲的第一年,普拉蒂尼就获评意甲最佳球员,并且在1983——1984赛季里一人打入23个进球,协助尤文图斯登上全国冠军的宝座,随后又举起了欧冠的奖杯,以及1985年的丰田杯……
“拿破仑”拯救法国足球
法国足球是曾经的世界杯得主,但它并不是一支传统的强队。
1908年至1911年间,法国队曾经惨遭“血洗”:以15比0败给英格兰,17比1输给丹麦,先后经历了12连败。然而,国内联赛的创立和法国人雷米特一手推行创建世界杯赛事,法国队在最初三届世界杯内都进入了决赛圈,1938年还闯入了八强。但法国队被“二战”抽去血脉,复兴之路长达十余年,但经过了方丹、科帕一代之后,再次陷入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上世纪70年代,法国竟然连续两届世界杯淹没在预选赛阶段。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普拉蒂尼的出现。
普拉蒂尼、吉雷瑟和蒂加纳的“铁三角”威名几乎独步宇内,法国队在1982和1984两届世界杯上发起了连续的进攻,突然而迅猛的崛起,以及凌厉的攻势,让欧洲和世界都不得不为之侧目,就像当年拿破仑掀起的革命浪潮。虽然在冲击世界杯的途中屡屡遭遇滑铁卢,但法国足球的整体面貌都有了彻底的变化,他们不再是那支不入流的球队,他们是1984年欧锦赛上的冠军。普拉蒂尼作为球队的核心人物,在五场比赛中攻入破纪录的九球。也被评为欧洲足球锦标赛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被法国人亲切地称为“Platoche”。
法国总统密特朗1985年亲自和普拉蒂尼握手,并颁下法国对运动员的最高奖项——“荣誉军团成员”奖。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