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 |
搜狐体育讯 南非世界杯开赛以来,裁判的误判不断,尤其是在英德大战中,兰帕德的明显进球被裁判扼杀,这引起了关于引入门线摄像技术的争论。之前,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曾明确表态拒绝这项技术的引入,不过迫于巨大的压力,布拉特近日接受采访时对此做出了让步,这也很可能引发裁判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您是否支持足球赛场引进电子手段?
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英德大战的那个争议球,当时英格兰1-2落后,兰帕德的吊门击中门楣后弹在地面上后再次反弹出了球门,主力裁判并没有做出进球有效的手势,主裁判拉里昂达也示意比赛继续进行。可是从慢镜头看,这是一个明显的误判,皮球已经越过门线49cm之多。其实从之后的分析看,明显是助理裁判没有跟上球的运行轨迹,这也与人的运动极限有关,助理裁判的误判也情有可原。
可是话说回来,这次人为的失误明显是影响了英格兰队的士气,因此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显得十分必要。不过,布拉特此前曾表示误判是人之常情,直言理解裁判的误判。而国际足联秘书长瓦尔克也表示不会使用电视回放技术协助裁判。然而,在巨大的压力下,国际足联还是做出了让步。昨天,布拉特接受了CNN的采访,在访谈中,布拉特表示:“我支持引入门线摄像装置来协助裁判,但前提是摄像技术足够精确,而且只是针对比较复杂的情况。”很显然,这是FIFA做出的一个巨大让步,这很可能引发裁判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布拉特指出的是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才会使用门线摄像技术,这也是基于比赛流畅性的一种考虑。如果比赛中凡是争议的判罚都要借助电子设备,那么比赛的流畅性定然会受到影响。就算是在已经使用了电子技术的网球比赛中,挑战鹰眼一盘也只有三次的机会。因此,尽管布拉特在使用电子设备的态度上有所缓和,可是如何限制电子设备的使用次数,如何形成一个公平的使用规则,都是待解难题。(搜狐体育 牛强)
>>相关阅读:
| |
高清图:1966年经典悬案再现 争议判罚全景回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