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每日电讯报》这样调侃道:“喜欢荷兰队的,自然不会欣赏德国队,所以这样的安排展现了荷兰人的自信。”
不过,荷兰球员最期待的是战胜巴西队,闯入决赛等待看德国人的笑话,对斯洛伐克首开纪录的荷兰边锋罗本就说出了全队的期待:“我理想中的世界杯决赛,就是荷兰队对德国队,然而我们大胜捧杯。”
一支非典型的荷兰队vs一支非典型的德国队,或许这样的结果一样精彩。
Emphasis
(重点)
2比1,凭借罗本天才的闪光,以及斯内德的推射,荷兰队轻松战胜斯洛伐克,实现了预选赛到世界杯恐怖的12连胜。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明白如何去赢得比赛,如何用天赋去追逐效率。而对两位主帅的“嫡系”范博梅尔与小魏斯而言,这无疑是荷兰女婿战胜了斯洛伐克儿子。
早报记者 朱轶
斯洛伐克主帅魏斯并不喜欢人们将他率队击败意大利队的壮举称为“奇迹”,但不得不承认,他们还是无法逾越飞翔的荷兰人,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一支非典型的荷兰队。2比1,凭借罗本天才的闪光,以及斯内德的推射,荷兰队轻松战胜斯洛伐克,实现了预选赛到世界杯恐怖的12连胜。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明白如何去赢得比赛,如何用天赋去追逐效率。而对两位主帅的“嫡系”范博梅尔与小魏斯而言,这无疑是荷兰女婿战胜了斯洛伐克儿子。
我们是在用才华追求效率
在所有人眼里,就算是世界杯冠军的受欢迎程度也未必能超过荷兰。这个风车之国贡献了众多伟大的球员,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美妙的踢球方式,愉悦所有人的感官。
完美的东西总有缺憾,对于荷兰人而言,他们华美足球的瑕疵恰恰在于从未捧起过世界杯。不管它有多少令人惊叹的天才球员,甚至还有着独树一帜、美得迷人的足球理念,对于局外人而言,荷兰队总是在大赛中失败。是什么样奇怪的、无休止的、致命的、内在的原因导致荷兰队队员、教练和足协在战术、权力和金钱上毫无意义地争斗不休,却毫无办法?
对于荷兰足球有着深刻理解的大卫·温纳在《Brilliant Orange》一书中就总结了荷兰足球周而复始的宿命,“对于荷兰队常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最明显原因蕴藏在荷兰人自身的个人主义以及对专制的厌恶之中。荷兰的民主、个人主义以及对权威的极度不信任都有着深层次的历史根源。”
在南非,范马尔维克的球队并没有如以往那般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尽管他们小组赛三连胜晋级,但有些丑陋的打法,让他们远远没有巴西、西班牙、阿根廷那样引人注目。
荷兰媒体们总是不愿意接受这支与众不同的“非典型荷兰队”,在他们看来,就连主帅范马尔维克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防守反击主义者。这个热衷哲学的国家,连足球也需要注入属于自己的哲学——全攻全守。荷兰人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在阿姆斯特丹度过了数十年生活的加缪也是守门员里最好的哲学家(加缪曾是法国一支业余球队的守门员)。”
对于媒体的质疑,荷兰门将斯特克伦伯格有着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要想成为世界冠军必须告别曾经的荷兰足球,“也许现在球队的踢法不像荷兰著名的进攻风格,但我认为,任何球队都是以坚固的防守为基础的。如果你能保持不失球,那么你就不会输。以我们拥有的球员,我们总是有信心,我们能进球。”
斯特克伦伯格说,现在的荷兰队也一直在赢得比赛,不同的是荷兰人必须改变曾经的思维模式,“一直以来,他们鄙视意大利式的防守足球,也对英格兰的长传冲吊没有好感,甚至于有时人们会发现荷兰人对比赛技巧性的沉迷度超过了对胜利的追求。”
谈到荷兰的目标时,这位门将却是异常坚定:“我们的目标?闯进决赛并赢得冠军,如果我们也不相信我们能做到,那么我们也许应该留在家中。”
现在的荷兰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大开大合地注重进攻,略有丑陋的他们与巴西队一样,注入些许实用主义的荷兰人也变得更加可怕。这也为荷兰在八强战中力阻“准对手”巴西埋下伏笔。
“我们有着强大的进攻能力,同样我们也有着整体的防守,这是成功的基础。”范佩西和他的队友一样,坚信现在的荷兰队是用才华追逐效率,这才有可能走得更远,“希望今年能成荷兰年,我们必须得从最近的两三届世界大赛中吸取教训。我确信现在的荷兰队能赢得世界杯,所以我们仍需努力。”
从来都“不屑”德国队
英格兰队走了,但是德国队的冤家并没有减少。对于荷兰队而言,德国人从来都是他们球场上的冤家对头。他们现在期待的就是闯入最后的决赛,战胜自己的宿敌。
除了曾经的二战,对于荷兰人而言,德国人与他们在球场上的恩怨从来没有淡去。1974年,荷兰人曾经离世界冠军那么近,但他们最后倒在了德国人脚下。身为历史学家,研究二战历史的荷兰专家冯德敦克作了如下解释:“在世界上荷兰与德国永远都是息息相关,我们的语言和文化是如此接近。战争结束后,这不再是不可避免的事,而是成了一种义务和责任。”
足球成为了治愈荷兰人这种报复性心理的唯一良药,但这并没有帮助他们彻底复仇德国。相反,里杰卡尔德向沃勒尔吐口水等这一系列的冲突,让两支球队的关系从来没有缓和。1991年10月,当里杰卡尔德从欧洲杯预选赛荷葡大战归来时,6万名观众高唱歌曲,影射1990年沃勒尔与里杰卡尔德之间的口水事件。“当我听说这件事,我以为是开玩笑。”现在已成为巴塞罗那主教练的里杰卡尔德后来回忆道,“这是荷兰人的幽默。”
当然,德国人反击也是赤裸裸的:当荷兰没取得2002年世界杯参赛资格时,德国人在几千件橙色T恤上印上:“没有荷兰,我们去世界杯!”一首关于此主题的歌曲还连续几周在德国流行音乐排行榜上稳居榜首;德国人甚至收集笑话,嘲笑他们的近邻……
在南非,两支球队似乎又在暗中角力
对于年轻的德国队在南非精彩的表现,无论是荷兰媒体和球员都是那样的不屑一顾。在南非世界杯上,荷兰队已经连续两次将官方赛前新闻发布会的时间安排在德国队比赛期间。6月23日,荷兰队主教练范马尔维克和队员们面对媒体侃侃而谈,而德国队和加纳队正在赛场上拼争。在八分之一决赛“英德大战”激战正酣时,荷兰队同样的安排再度上演。
《荷兰每日电讯报》这样调侃道:“喜欢荷兰队的,自然不会欣赏德国队,所以这样的安排展现了荷兰人的自信。”
不过,荷兰球员最期待的是战胜巴西队,闯入决赛等待看德国人的笑话,对斯洛伐克首开纪录的荷兰边锋罗本就说出了全队的期待:“我理想中的世界杯决赛,就是荷兰队对德国队,然而我们大胜捧杯。”
一支非典型的荷兰队vs一支非典型的德国队,或许这样的结果一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