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1961年退出了英联邦,但南非处处还是留下了“很英国”的痕迹。
入乡难随俗,殖民时代迁居此地的英国人的后代们,虽然南非生南非长南非生儿育女,却忠实地过着英国人的生活。我们的房东多琳太太一家便是如此——虔诚的基督教徒,看《泰晤士报》,喝帕玛拉特的奶,住英式的好房子,当然,最重要的,和所有的英国人一样,是无可救药的花园狂。
多琳、前夫和大女儿共同经营着一间家庭旅馆,前夫和女儿都有了新的大房子,只有多琳还住在这里,作为前家庭主妇,离婚后的她经济来源不多,她很用心地在她的旅馆里工作,每天,从早到晚,无所不在。60多岁的多琳腿脚不便,身材也属“走样”,但像公司里的上班族一样,每天换衣服,虽然只是很简单的衬衫毛衣,每天一种颜色,也是她对住店客人的尊重吧。
南非的房子好,大抵也是因为英国人把老家的好房子复制到了这里。而他们花了更多心思复制的,是老家的花园。多琳将屋前屋后所有边边角角的地方都种上了花草,其构思其情致,在我看来不亚于中国的园林。每天,黑人家佣要用掉半天的时间来浇花。这个安静的白人居住区,小径两边疏松地分布着一栋栋可爱的英式房子,为了安全起见全都门户紧锁,但是家家院墙外都伸出几枝“春色”——这边的冬天,几乎和英国的春天一样温暖了。
因白人顾客的需求,超市里很多欧洲产品,和非洲的土产相间。白人的曲奇和黑人的大米饼两两相望。而让中国人高兴的是,这里很轻易能买到欧洲原产的奶粉,并且价很平,只是大多的点心也都继承了欧洲的传统,是绝对的“甜”点。无论超市还是shopping mall,黑人店员都能说得一口地道的英式英语,也难怪,他们看的电视都是BBC的分舵——SABC。
多琳总是说,感谢上帝,很多人贫穷,很多人生病,而我们多么幸运。她收养了两个黑人孤儿,姐妹两人从不满十岁时来到家里,现在都已出落成标致的姑娘,她们在这里工作,赚取一份足够生活的薪水。其实,在平淡的生活里,一切早已自然融合。 (本报德班今晨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