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说来匪夷所思:现在的不少纪录是上世纪靠吃药催出来的!有选手打趣说,苦练一辈子也破不了这些“纪录”…… 为期10天的第八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前天在加拿大埃德蒙顿落下帷幕。在男、女46个项目中,美国、俄罗斯和肯尼亚位居金牌榜前三位,总共138枚奖牌被41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瓜分。 中国队在本次大赛中共参加了13个项目的比赛,结果空手而归,最好成绩是董艳梅在女子5000米比赛中得第四,以及高淑英的女子撑竿跳名列第五并两破亚洲纪录。 破世界纪录难过上天 本届世锦赛云集了当今世界顶尖田径高手,比赛竞争之激烈,成绩水平之高为近几年所少见。其中,男子百米决赛有5人跑进10秒大关,女子百米决赛3人跑进11秒以内,如此多的选手在世界大赛上一起跑出这样的好成绩已是多年不见的事情。虽然本届世锦赛创造了多项大会纪录和世界最好成绩,但没有诞生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多少有点美中不足。 其实,本届世锦赛未能破纪录,原因很复杂。国际田联举办的世锦赛一共进行了八届,总共只打破了14项世界纪录,最近的三届赛事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仅有一项世界纪录被打破。为在本届赛事上有所突破,国际田联特意悬赏10万美元,以奖励打破世界纪录的选手。遗憾的是,最终没有人能拿走这笔钱。 目前国际田径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现在的选手已很难与10多年前创造世界纪录时的选手相比,因为那时选手“服药风”盛行,国际田联的各种检测手段还跟不上,因此创造了一批被认为有“水分”的世界纪录。这些纪录对当今的选手来说,不要说打破,就是接近也十分困难。比如,目前男子铅球世界纪录为23.12米,本届世锦赛冠军的成绩仅为21.87米,差距之大就连夺冠的美国选手戈迪纳也不断摇头,说“我再怎么练,恐怕最终也超不过世界纪录了”。此外,男子铁饼、链球、女子百米、200米、400米、800米以及跳高和铅球等世界纪录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创造的,虽然经过各国优秀运动员10多年来的轮番冲击,却依旧“岿然不动”,其中缘由值得深思。 此外,随着科学手段的提高,国际田联近年来在大赛中引入了越来越严厉的兴奋剂检测制度,令那些想铤而走险的选手望而生畏,这恐怕也是难创世界纪录的另一原因。本届世锦赛上共查出两起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案例,另有三名运动员是否服用违禁药品尚有待确定。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广大运动员和观众对凭兴奋剂来争得好名次的行径已是“嫉恶如仇”。本届赛事上,俄罗斯选手叶戈罗娃因赛前有服用EPO的嫌疑却被允许参赛,这引发了较大争议,她在女子5000米比赛中夺冠后,当地媒体形容为“金牌被玷污了”,现场的观众也以沉寂代替欢呼。由此可见,试图通过兴奋剂来提高成绩,面临的是“人人喊打”的局面。 差距体现在三个方面 毋庸讳言,中国的田径与世界相比还处于中下水平。本次大赛,中国代表团仅派出一支15人的队伍,是历届世锦赛参赛人数最少的一次。 领队沈纯德解释说,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今年有好几个大赛任务在身,本月底的北京大运会、11月的九运会……优秀运动员本来就不多,加上大家都希望能在家门口创造一些好成绩,所以参加世锦赛的人数就压缩了;另一个因素则是考虑到2004和2008年奥运会这两个大目标,这次派了像高淑英、刘翔这样的年轻选手,目的就是让他们尽快适应大赛紧张激烈的竞争气氛,以便为今后取得更好的成绩积累经验。” 沈纯德说,通过本次大赛可以看出,中国田径与世界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训练水平,中国队员在专项体能、专项技术和比赛心理等方面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大。其次是在选材方面,一些国家之所以成为田径强国并长期保持优势,在选材上的成功是一个重要保证,这也是中国田径今后要下功夫的地方。第三大差距体现在运动员运动寿命方面。本次大赛上,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老爸老妈”级选手大有人在,而且成绩相当不错,好多冠军都是这些30多岁的老选手拿的,女子铁饼前12名的平均年龄高达32岁。相比之下,我们的运动员20多岁就是“老臣子”,运动寿命太短了。今后,中国田径的突破口一方面要将重点集中在技术性比较强的跳跃项目以及中长跑、竞走等一些吃苦耐劳的项目上,另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对于中国队员在本届大赛上的表现,沈纯德用“基本发挥正常”来形容。他说,从国际田联的排名上看,我国运动员除刘翔今年最好成绩排第八外,其他大都在二三十名开外,运动员的实力就是这样,如何指望他们拿牌呢?应该看到的是,通过这次比赛,有60%的运动员在名次上都有所提高,遗憾的是一些运动员没有发挥出个人的最好成绩。 赛会组织者瑕不掩瑜 本次世锦赛是国际田联在北美地区首次举行的顶级田径赛事,目的是在这一地区推广田径运动。承办赛事的加拿大西部城市埃德蒙顿为艾尔伯塔省首府,人口80万。与前几届世锦赛相比,埃德蒙顿世锦赛虽然在观众上座率方面有所欠缺,但整个组织工作有条不紊、特色突出,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首先,赛事组织显得创意十足。作为在北美地区首次举办的田径大赛,埃德蒙顿一方面要在兼顾本国人文传统的同时尽量体现其他参赛国不同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又要利用有限的财政预算尽可能营造出大赛应有的气氛。无论是从组织者将象征人类自我挑战永无止境的马拉松比赛作为世锦赛的开始和结束的安排,还是从埃德蒙顿无处不在的“蓝色志愿者”友善的脸上,以及赛场外各具风情的助兴表演等各方面来看,埃德蒙顿可以说是成功地做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 其次,赛事的商业运作十分成功。虽然各界对本届世锦赛期间观众上座率不高颇有异议,但与前两届相比,埃德蒙顿世锦赛的门票销售情况是最好的:10天的比赛仅门票收入一项就达到800多万美元,基本可以抵消组织本届赛事830万美元的财政预算;在北美地区,观看赛事的电视观众也创下去年奥运会以来的最高纪录。如果加上电视转播权和纪念品销售,埃德蒙顿赛事组委会不但不会亏本,而且还大有赚头。 第三,注重赛事与媒体宣传结合,尽可能扩大赛事的影响。采访本届世锦赛的各国记者多达3000人,比参赛的运动员还多。为方便媒体宣传,避免前两届世锦赛媒体采访运动员时的混乱状况再现,本届组委会设置的混合区非常科学:比赛结束后,运动员都必须经过混合区的弯道进入更衣室,记者们在沿途便可以“截住”运动员进行采访,整个过程现场观众也都能看到,不但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而且还巧妙地利用了这一机会促进了田径运动的推广。(杨磊) (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