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世界杯首场半决赛,荷兰队3比2击败乌拉圭队,率先挺进约翰内斯堡的决战,但赛后关于裁判问题再起风波,乌拉圭人一肚子不服气。
终场哨响时,乌拉圭队多名球员围住裁判抗议,赛后该队主帅塔巴雷斯也指责了本场裁判的一些关键判罚,“荷兰队的第二个球是越位球,(若无此球)比赛本可能变得不同……”
荷兰队的第二个进球,当斯内德起脚射门时,范佩西处在越位位置,而他正好在球的线路上,还做出了试图碰球的动作,属于在越位位置干扰门将,按照规则应该判罚越位,但这个球最终被裁判判为有效,难怪乌拉圭人一肚子不满。另外两个疑点是,卡瓦尼的一次头球良机被误判为越位,而里奥斯最后时刻一次射门被荷兰队员的手臂挡出,但裁判未作理会,乌拉圭球员赛后抗议未果。
按照实力,荷兰队在乌拉圭队之上,但这场比赛他们赢得并不轻松,而且关键性的进球还是误判,这难免让人感慨,本届世界杯已出现太多次的误判,在关键的半决赛上竟也无法杜绝。而乌拉圭人也许还会有更深层次的联想,塔巴雷斯说,“另外三支球队都是欧洲豪门,对这个结果,你不可能再要求更多了……”
乌拉圭人抱怨裁判的话,在16年前的另一场世界杯半决赛后也曾出现过,那是保加利亚队的斯托伊奇科夫,他指责裁判在下半时漏判了保加利亚队本该得到的两个点球,帮助意大利人2比1取胜打进决赛。斯托伊奇科夫当时的话很气愤也很直接:“国际足联不想让保加利亚队进决赛!”
斯托伊奇科夫的想法很简单,意大利队这样的世界杯豪门队伍胜出,那么决赛的吸引力会大得多,因此国际足联宁愿保他们晋级。如今乌拉圭人遭遇争议判罚,类似的思维也会得到延续:荷兰队虽然没拿过世界杯冠军,但影响力、人气和商业价值都超出拿过两届冠军的没落劲旅乌拉圭队,符合“保送”的标准。
对于进入决赛两支球队的资格,国际足联似乎是要严格“审定”的。2002年的半决赛,韩国队在对阵德国队时“意外”地没有出现任何裁判争议,而此前对葡萄牙队、意大利队和西班牙队,东道主都从争议判罚中获得了利益。对此,“阴谋论者”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际足联把东道主保进4强就撒手了,就决赛资格来说,一场韩巴决赛显然不如巴西队打德国队更有国际影响力。
事实上自从1962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后,就再没有哪支黑马球队杀进过世界杯的决赛,进4强可以,但也就到此止步,48年的12届决赛,无一例外是在两支有影响力、有票房和商业号召力的冠军豪门(或实力较强的东道主)之间展开的。当然,这些球队本身实力强大,晋级决赛的可能要高于那些爆冷打进4强的队伍,他们能在半决赛中“自然而然”地镇压“起义军”当然最好,如果遇到困难,也许就会出现1994年半决赛以及本场荷乌之战中的类似争议,并给人留下口实。 (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