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16日,西班牙前锋比利亚懊恼地抱着头,他怎么也想不到“斗牛”会败给“奶牛”瑞士 |
| |
今天凌晨,贝克汉姆不愿再看向赛场,晦气跟着他的脚伤传染到了整个队伍 |
| |
6月14日,意大利门神布冯在冷雨中离场,多年的腰伤使他下半场就被替换 |
| |
德国两个当家大将波多尔斯基(前)和“小猪”同时摸着头,输给塞尔维亚后的他们也许同时想起了老大哥巴拉克 |
| |
6月17日,法国后卫迪亚拉(右一)在替补席上痛苦地捂着脸,高卢雄鸡变成了任人宰割的鸡仔 |
欧洲豪门集体陷落!
世界杯小组赛还没结束,而英、法、意、西、德五大豪门就集体水土不服。
虽然“呜呜祖拉”有如群蝇乱叫般让球员们难以忍受;虽然“普天同庆”划出的诡异弧线让门将们抓狂,但“呜呜祖拉”太吵,“普天同庆”太圆,只不过是我们为欧洲豪门水土不服找的理由。
法国、英格兰、西班牙、意大利相继“犯病”,昨天又轮到了德国。波多尔斯基7次射门无一击中门框,射出的点球温柔得像少女的轻拂,这难道还不够诡异?
如果说豪门的失意是世界杯上的悲剧,那么欧洲豪门的集体失意,对球迷而言,就具有更加震慑心灵的力量。
悲剧,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它是崇高的诗,是一种别致的美,一种冷峻又壮丽的美。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悲剧感总是崇高感。”
如果说世界杯到目前为止还能让球迷去议论,去评说,去引人眼球,恐怕还得归功于豪门的失意,他们让我们体验到了悲剧的力量。
谁让足球是圆的呢?谁让这届世界杯用球又是史上最圆的呢?欧洲豪门的失意也成了球迷的催泪弹,但这又有什么了不起呢,谁让咱踢的是世界杯呢?
文/本报特派南非记者 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