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有里程碑意义的解说还是黄健翔,4年前的那段“演说”虽然很雷,但是创造了多少流行语啊,最直观地诠释了解说这个把自己逼疯也把别人逼疯的身份。
解说啊,其实就是个把自己逼疯也把别人逼疯的狠角色,在我国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不温不火型,以贺炜为代表;文艺青年型,以段暄为代表;向韩乔生发展型,其代表人物是刘建宏。当然,最有里程碑意义的解说还是黄健翔,4年前的那段“演说”虽然很雷,但是创造了多少流行语啊,最直观地诠释了解说这个把自己逼疯也把别人逼疯的身份。
你看人家韩乔生老师,既然作为足球解说的职业生涯都被“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毁了,索性一咬牙破罐子破摔走上了谐星道路,天天在屏幕上装疯卖傻,又吃饼干又围围巾的,还说些没有人觉得好笑的笑话,就差没在自己鼻子上涂上白灰直接演小丑了。从以前的偶尔犯傻到现在的主动装傻,天知道韩老师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心路历程,那些笑话,恐怕连韩老师本人也觉得和南非的冬天一样冷吧。
不过最近印象最为深刻的“评论员”,还是前不久的冠军联赛决赛的那个“评论员”。他当时说了这样一些话,可能不是原话但大致上是原话:穆里尼奥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此刻他的内心早已经化成了一摊水;这些国米球员,他们就是球迷们心中的指路明灯。后来我甚至想听一下他为拜仁夺冠准备的稿子,是不是把以上的“国米”换成“拜仁”,“穆里尼奥”换成“范加尔”就行了。反正在我心里,这个“评论员”红了,红得去主持春晚都没有任何问题。
那么他们评论了什么呢?如果真的要说说“评论员”存在的意义,我觉得无非就是给4年看一次足球的观众说说哪些人首发了哪些人替补了,再报报哪个人进球了哪个人被红牌了,其余的话均无任何营养。其实关掉音量看世界杯也不错,除了避开那些说了跟没说一样的解说,你还可以逃开呜呜兹啦的那种很多只蚊子在你耳边一直叫的折磨。
所以,经常看足球的人不需要“评论员”,“评论员”是为平时不看球的人准备的。
希洛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