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黎6月19日体育专电 题:数字化时代下的南非世界杯
新华社记者李学梅 4年前,当意大利队击败法国队、高高捧起大力神杯时,“TWITTER”(微博)还只是个新鲜的玩意。很少有人想到,4年后的今天,它竟能在网络世界里大行其道,并影响人们观看世界杯的习惯。
到底是微博带热了世界杯,还是世界杯引爆了微博?不一定能找到确切的答案,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那就是世界杯开赛以来,数百万球迷每天在微博的世界里畅谈足球,网络缩短了各国球迷的距离。此外,众多大牌球星也选择这种工具增进与“粉丝”的交流。比如巴西队的“万人迷”卡卡,尽管他微博的语言是葡萄牙语,但仍然吸引了75万名痴心的追随者。在全民“织围脖”的热情感召下,已经74岁高龄的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当众人纷纷对吵闹的“瓦瓦祖拉”喇叭提出抗议时,他勇敢地在微博上为其进行了辩护。
此外,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人们也在寻找各种方式,以更好地欣赏四年一度的足球盛事。法国Canal+电视台在世界杯开幕之际推出了3D频道,以3D的形式对9场比赛进行直播,让不能前往南非的球迷感受现场热烈的气氛。此外,韩国和墨西哥等国还推出了电影院里看3D世界杯的噱头,希望以此赚个盆满钵盈。
发达的科技不仅可以使人充分享受世界杯的乐趣,还能帮助人们消除不必要的麻烦。为了对付东道主球迷吵闹的“瓦瓦祖拉”,法国Arkamys高科技公司开发的消除噪音技术正好派上用场。该公司的业务开发经理托马·盖贝尔向记者介绍说,这项技术为足球比赛的观众设计,如应用在电视上,可选择将现场的杂音过滤掉,只剩解说。同样,如果不想听到解说,则可以把评论员的声音关掉,将现场气氛的声音调高。
布拉特曾在微博中写道,“这是第一届可以通过强大的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分享比赛的世界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完全可以期待在4年后的巴西见证更多精彩的“第一次”。(完)2010/06/20 14:30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