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本次大运会动用了各种各样的高科技手段。但百闻不如一见,直到自己切身走进大运会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无所不在的科技魅力。 头一天报到注册后,就领到了一个记者胸牌。乍一看,和以往大赛的记者胸牌没有多大差别,但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胸牌,它里面藏着一颗高科技的“心脏”———一张非接触IC卡,里面存有持证人的相关信息。运动员、记者们走进大运村里,只需将胸牌在设置于门口的读卡机前轻轻一晃,读卡机就会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里读出持证人的身份、可通行的区域等信息,并辨明证件的真伪。 来到记者工作大厅,只见映入眼帘的完全又是一派信息化、网络化的景象:20多台触摸式电脑一字排开,10余台台式电脑也在翘首以待,长条桌上密密麻麻摆满了卡式电话、电插板和电源线。据介绍,这里共设置了192个网点,供记者发稿使用。看这架势,估计在本次大运会上再也看不到拿纸和笔写稿子的文字记者了。 在大运会新闻中心二楼,记者又惊喜地发现免费提供无线宽带上网的服务,这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识过的。技术人员只要在记者的手提电脑上安装一片看似简单的卡片,这台电脑就可在特定的区域内直接上网。由于使用了宽带技术,上网速度很快,甚至可以在网上看电影、进行视频会议。经过两天的熟悉之后,记者昨天也用胸牌刷卡,借了一台数码相机,又将手提电脑装上无线宽带,今晚提着它去看开幕式,在开幕式现场就可以发稿,这种没有“线制”的感觉真是爽极了!本报记者殷小平 (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