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中国队有希望实现进军世界杯的梦想吗? 如果这一问题是在一年前众望所归的米卢执起中国队主帅教鞭时提出,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大有希望! 然而,在目睹了中国队世界杯外围赛前3场比赛的表现之后,大多数的回答却变成了:看不到希望。 在小组赛前3场比赛中,中国队场上的队员形如“一盘散沙”,人们不断地发出着这样的疑问:中国队到底怎么了? 有关中国队内部现状的报道已铺天盖地见诸各种媒体之上;种种说法一时也难以让人辨别真假。人们只能依据中国队的实战表现在技术、战术、阵型、打法、用人方面提出质疑;对国脚们精神斗志、意志品质的薄弱加以猛烈抨击。 但在对印尼比赛之后,人们又觉出了中国队前后反差极大的变化。那么中国队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呢?矛盾是怎么形成,又是怎么在中印之战中消于无形的呢? 管理层:负不起的“责任” 中国体育一向注重管理。管理好,向来都是中国体育项目获得成绩后首先被列举出的一大要因。但是,中国国家队的管理却存在着难以名状的问题。 在本次小组赛中,中国足协派出了专职副主席南勇出任国家队管理层的“第一把手”;同时,以朱和元取代受到指责的李晓光担当起了领队之职,并且在内部管理、后勤保障上增加了多名相关工作人员。 应当说,通过这样的举措,为国家队的“服务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但对于在地方俱乐部已经早早享受到了“优质服务”的国脚们来说,足协这样的努力并不会为他们带来任何类似“受宠若惊”“知恩图报”的新鲜刺激。由于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许多原有的政治思想工作已经开始落伍,如何寻找新的政治鼓动方式,激发国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并具体体现在训练、比赛场上,是国家队管理层所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 南勇也好,朱和元也罢,不能说不想彻底改变国家队的散漫现状,但两位国家队最重要的管理者却有一个共同的“致命欠缺”:初来乍到,与国脚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短时间内无法迅速弥补的“陌生感”。 人事干部出身的南勇对于足球专业了解程度的高低不难推测,而朱和元虽然在足协供职多年,但一直主要负责青少年足球工作,甚至连国内职业联赛都未曾参与其中,这些“先天不足”首先使得两人针对国家队“专业事物”提出意见与做出判断时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同时,也难以让“见多识广”的国脚们产生真实的信赖感。 “表面文章”当然可以去做,但这种建筑在缺乏足够了解与信任基础上的说教,其实际效果又能怎样呢? 国家队内部米卢与中方教练,米卢与队员、队员与队员之间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已成为了“公开的秘密”。然而,管理层却很难找出一条解决的捷径,甚至不知从何方入手,话又该怎么说合适。 于是,国家队管理层的工作只能停留在一个相对浅显的层面上,而无法切实地深入下去,彻底根除掉那些“痼疾”。 也正因为如此,“管理层”只能将更多的一些精力投入到对媒体有关国家队现状各类报道的“监控”之中。显然,他们不希望出现太多“负面报道”给自己的工作成效“抹黑”。与此同时,国家队内部里已存在着的那些“问题”与“矛盾”,便因缺少由上至下的真正有效的治理整顿而依然故我地延续甚至蔓延开来。 不过,防人之口甚于防川,中国队只要自己做好了,什么黑也抹不上。在中印之战结束后,面对一片赞誉,国家队管理层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相信在未来,随着跟队时间的增加,管理层和国脚之间的联系和感情也会逐渐密切起来,只要球能踢好,一切问题都不会成之为问题。 中方教练:尴尬的“局内人” 在国家队,几位中方教练组成员的处境似乎相当的“尴尬”。 这种“尴尬”首先来自于米卢对他们的“有一搭,无一搭”的随便;再有,便是来自于部分国脚对他们“视而不见”的轻视。 这些教练同样会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同样会为国家队的战术打法冥思苦想,但所有这些真正能够发挥的作用总是被忽视。 在中国球员(乃至世界各地球员)眼中,一支球队的主教练与助理教练之间仿佛都“隔着几百万的光年”,这使得本来最了解国脚们的中方教练无法使自己说出来的话让国脚们重视起来。即便是那位以“政治思想工作”见长的中方教练,原本还说几句,但是在不能起作用后,他也不得不变成“沉默一族”。 至于有关球队一切“专业事物”,米卢是当然的“说一不二”;也许偶尔可以听进去一些中方教练的意见、建议,但绝大多数的情形是:你提你的,我做我的。 于是,中方教练在国家队的存在很难用“有价值”去定义。相反,倒使相关“矛盾”的产生与表现多了一个“载体”。看着几位中方教练每天或“郁郁寡欢”、“面色凝重”或“事不关己”、“游哉游哉”的样子,你不得不真切地感到,他们心中的痛楚。 不过,在中印之战落后的时候,这些中方教练的内心责任感战胜了他们的屈辱感,他们同样站进了雨里,在米卢的身边向球员大喊。 在中场休息哨响之后,他们主动站到米卢的身向他献计献策,在米卢作出替换祁宏的决定之后,金志扬快步跑去找到祁宏,把他拉到休息室里听米卢的调遣。 在中国的利益下,人们又站到了一起。但愿这不是一次偶然。但愿这些人不会在渡过难关后,又各驾各的车,各赶各的骡。 米卢:“享受快乐”中渐失的权威 实际上,在年初阎世铎高举起“米卢核心”大旗,义正辞严地强调“一切服从米卢领导”的时候,这一举措也正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米卢在国家队中的权威,已经或正在遭受着“挑战”。 一支球队主教练的权威靠什么去建立?仅仅通过“老板”的“发号施令”就可以轻易实现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这些年来,由于国脚们在俱乐部接触到了更多的、水平更高的外籍教练,更有多名国脚有着在海外职业球队踢球的经历,不管米卢原本有着多么辉煌的历史与多么大的名气,国脚们都不可能仅仅以一种单纯崇拜、盲目接受的态度去面对,而是会更多地在横向比较、亲身感受的基础上去对米卢的执教做出各自的评判。 尽管国脚一段时间以来或公开或私下对米卢执教的种种“质疑”不见得是正确的,但这些“质疑”产生的本身就足以表明,米卢在国脚心目中的威信已呈下降趋势。而一旦主教练与队员之间存在着这种不信任,一支球队的凝聚力便可能成为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实际上,米卢过于“玩闹式”的执教方式在刚刚入主球队的时候,尚可能迅速拉近与球员的关系,甚至有助于增加彼此的情感。但主教练毕竟应当有一种“不严自威”的气质,也必须在球员面前有一个“我是教练”的样子。 然而,米卢长期地与球员的“说说笑笑”,并且随时随地表现着其“享受快乐”、“我行我素”的生活态度,使得其“主动”地放弃了权威的自我把握与建立——你很难想象,当在赛前看到米卢尽情“享受生活”的时候,国脚们又怎能把心思全部投入到比赛中去呢? 米卢似乎也意识到“不严肃”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影响,他对孙继海等“不听话”的球员采取的强硬态度,目的也是想借此重塑自己作为教练的一份“权威”。但是,孙继海的性格、个性包括其出色的个人能力在国脚当中早已经获得了认可,米卢此番的“严厉”反而被许多国脚认为是“义气用事”、“心胸狭窄”,这不仅无助于其夺回权威,反倒“失大于得”。 在经过媒体一系列的曝光之后,孙继海受到了很大的压力,米卢也感觉出自己的做法对于球队的凝聚力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两人都开始在公众与媒体面前“作秀”,上演“亲密无间”。 孙继海也频繁在训练中飞铲猛冲,力图以行动表明,自己不仅能产50升奶,而且是一头“光明的牛”。 不过,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需要有过程和推动力。中印之战,就成为了这样的一个推动力。 尽管孙继海在上场之后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但是孙继海走出了一步,米卢也回应了一步。 目前,孙继海回北京治疗伤病,相信当他们再见面的时候,会像成熟的人一样,忘记过去,面向未来的。 国脚:每人都有一个“算盘” 一支球队,除了需要一名令球员折服的主教练之外,同时也需要有一名(或几名)可以称之为“精神领袖”的核心球员。 如果说4年前的那支中国队尚有范志毅、郝海东两人可以多少以这种核心出现的话,那么,目前这支中国队则面临着“精神核心”到“战术核心”的全面“真空”。 目前的中国队包括了老老少少4代国脚——范志毅、江津、大李明等为一代;张恩华、吴承瑛、申思等为一代;李金羽、李铁、李伟峰为一代;曲波、邵佳一、徐云龙等为一代。 每一代国脚之间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由于成长经历与发展环境的不同,在性格、价值取向上也各不相同。同时,由于几年职业联赛让几代国脚都“扬名立腕”,每个对自己的能力与作用都相当的自信,这直接造成了国脚中间,在大的“统一”之外,存在某种的“对立”。 而几名在海外踢球的国脚由于长期远离国内足坛,他们与其它队友在许多观念上已逐渐有了距离。踢球的方式上也或多或少有了区别,加上彼此因“阔别已久”带来的某种“陌生感”,其共同语言已经越来越少。 最为重要的是,目前20几位国脚中,但单论个人能力,并没有谁可以称之为“鹤立鸡群”,而即使像杨晨有着这样的“表象”,却因其国脚资历尚浅、性格过于内向,而无法成为“核心人物”。 “现在队里全是“大腕”,谁能说谁啊!”一名老国脚在客场1:0苦胜马尔代夫之后“话里有话”地对记者说。 于是,我们在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一名球员失误之后,周围的队友没有鼓励,也没有埋怨,大家都像是在踢“聋哑人足球”。谁也别说谁——你别说我,我也不说你,表面上是一种“相敬如宾”,实际上是一种最大的危机。这样的球队甚至很难将其称之为一个集体,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集体。 不过,中印之战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孙继海面对抢了自己位置的徐云龙叮咛又嘱咐,范志毅也扛起了后防喊话的重任。 凝聚力因为中国两个字,从一片纸化成了一块钢。 但是中印之战过去了,中国队的小组赛也等于是结束了。我们的对手印尼队较弱,可以留给中国队以纸化钢的时间,而在未来的十强赛里,分分秒秒都是难买的奇迹。 通过一场比赛,我们看到了很多,也看到了人们的觉悟。钢要趁热打才能成器。 人、球队、凝聚力,都一样。
(北京足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