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国家队与红塔三队进行了昆明集训以来的第一次对抗比赛,结果国家队最终以6比1大胜对手.比赛过程乏善可陈,但米卢和沈祥福在比赛过程中合演的双簧则耐人寻味. [双簧上演?] 比赛刚开始,米卢就拿着自己的小摄像机跑到了球场旁边的三层小楼上,沈祥福担任现场的指挥,金志扬拿起哨子当起了裁判.对这一现象,沈祥福的解释是:"米卢要摄像,站的高看得更清楚,他回去好给大家讲解. "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比赛中,国家队以6比1战胜了对手,但胜得并不漂亮. 虽然输了球,但红塔的教练并不服气:"我们队员太小,平时的比赛半场都是35分钟,今天的半场则是50分钟,我们的体力不行了. "对于上半场国家队的平庸表现,沈祥福认为突出表现在中场组织较差,而且是整体的配合都出了问题的集中表现.他说:"其中包括前卫后卫的策应问题,前卫球员出球的时间,质量等原因,后卫的过渡,前锋的扯动也会对中场的组织和反攻造成联动式的影响."至于队员如此表现的原因,沈祥福认为是由于国脚们刚打完联赛,对高原的身体反应较大,而且有氧跑的训练还没结束,所以集训后的第一次比赛不太适应. 对于新国脚的发挥,沈祥福觉得他们还需要时间,尽快地理解米卢的战术思想,严格遵守战术纪律,减少技术失误,与全队的融合等都要慢慢来.而安琦的大意失球就是例子,在场上思想必须高度集中,与全队的节奏合拍. 接受记者采访时,虽然沈祥福一再表示这是自己的看法,不代表米卢.但谁也无法忽视国家队在悄悄改变的事实. 恐怕在此之前许多人以为"中方教练组组长"只不过是一个"徒有虚名"的职务,或者只是意味着在十强赛中一旦出现变故时的"接班人"的角色,但上述两种判断都迅速被证明是"误判"---在昆明,"组长祥福"已经逐渐走上台前,担纲起多重重任. [ "双核心"已初具规模] 中国足协确立沈祥福为"中方教练组组长"的同时,显然对沈的行使职权也给予了鼎力的支持,这使得一向趋于"中庸"的祥福得以"有恃无恐"地大胆开始了其作为"组长"理应担当的工作与责任. 米卢是一个"明白人".首先他对沈祥福勤恳的工作作风,谦逊的为人品质颇为了解,也乐于接受.其次,大敌当前,训练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让米卢一个人去带20多名国脚操练,难免有"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应接不暇,祥福能适当分担一些工作,无疑对训练也是有利的.当然,足协既然增设了"中方教练组组长"一职,本身也等同于是对米卢的一种"软中带硬"的态度."见机行事,顺应变化"恰恰是米卢的一大特点--除了大度地以欢迎姿态面对沈祥福,米卢采取其他所有的态度则会对其愈发"不利". 米卢是这样一种人.只要你对其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抑或尊敬,他便会对你笑脸相迎,沈祥福恰恰在尊重米卢的这点上,做得相当得体. 至于其他中方教练组成员,不论他们内心怎么样,面对组织的任命与米卢的认可,除了支持沈祥福的工作,服从沈祥福的领导之外,已别无选择.于是"组长祥福"在极短的时间内,便确立了自己"中方管理及业务核心"的地位,与"米核心"已呈遥相呼应,珠联璧合之势. [沈祥福丰富进攻手段] 实际上,米卢执教中国队以来真正给球队带来的两个重要理念:一是整体防守中的队型保持;二是进攻中的控球战术的合理运用. 相比之下,中国队的防守在米卢的调教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进攻不力的欠缺一直没有太大的改观.其中,进攻线路单调,进攻速度发挥不出来是两个很直观的表现.在沈祥福的战术思想中,至少在防守原则与要求上是与米卢趋同一致的,他也曾坦言:米卢的防守思路给过自己很大的启迪.但在进攻上,前锋出身的沈祥福似乎有着自己更多的认识与理解. 于是,在上周五国足的战术训练课上,米卢带领8名后卫队员练习防守,而让沈祥福率其余中前场球员表演进攻的一幕终于出现了. 在沈祥福的进攻战术中,中路传切配合,前卫后排插上是"标致性产品".同时,传球讲求地面快速,接应跑动追求向前意识也是两大原则性要求.虽然上述要求与米卢的战术思想并不存在相悖,但显然,进攻的线路与速度都有了丰富与提高的可能.由于语言相通,沈祥福即使对一个相对复杂的进攻套路的讲解也容易让国脚们迅速领悟,这少了以往国脚们对米卢的要求听得一知半解的"损失".客观上,也更有利于训练保证一定的效果. 可以预见,随着沈祥福在训练中一些新思路,新方法的"短传渗透","米家军"在未来十强赛中会逐渐在原有"米氏风格"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一些"沈氏风格". 应当说,这是对中国队战术体系的一个有价值的补充.(董路 郭奋飞) (南方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