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队昨天出发■摄影/任志江 本报记者王灏铮报道 北大登山队山难事故发生以来,引起社会广泛讨论。记者昨天采访了多位登山界人士,他们指出,应该正确理解学生登山的意义,而不应一味追求“越登越高”。 原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曾曙生昨天在接受采访时说,高校登山社团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但攀登8000米的山峰或是攀登处女峰这些目标从来就不是学生登山社团的任务,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意志的锻炼一直是首要任务。以现在中国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主任李致新为例,他大学三年级开始登山,以后5年的登山活动中,他没有任何一个独立山峰的记录,但他不仅进了国家队,而且还在26岁时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原因就是,高山适应、在关键时刻放弃登顶投入救援等等训练和考验在历次登山中完成了,选拔登山人才不是以高度为标准的。 曾先生说,从客观条件来看,学生团体的特点决定了目标不可能定太高,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没有固定队员,学生年年都有新的,越攀越高是没有经验作基础的,而登山中,经验是十分重要的。 与此同时,一位媒体研究专家指出,不少介绍北大山鹰社的报道和资料中,往往都要以这个内容为开篇:成立以来攀登上12座雪山,而8000米的高度更是一个最为耀眼的标记。每个学生登山队都碰上过这样的尴尬,向媒体介绍他们的社团活动时,会有这样的建议:什么时候登8000米的山再说。媒体的这种关注扭曲了登山的根本意义,而这种关注也给学生登山带来了不该有的负担,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带给学生登山活动一份沉重的负担,使得这个完全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变得沉重起来。 这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还指出,不仅媒体重视所谓高度,赞助商也更为看重。2000年,如果登山爱好者阎庚华攀登的不是珠穆朗玛峰而是一座6000米的山峰,他是很难得到资助的,但为了对得起这个赞助,他要超越自己的极限,作最大的挑战。 北京某广告公司一位经理认为,商业运作对于学生登山的渗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了学生登山运动的发展,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也扭曲了学生登山甚至登山运动的根本意义,高度与难度,这些历来被登山运动排斥的竞技体育概念不自觉地进来了。 同时,在网络讨论中还有观点认为,目前,一些社会团体对学生登山赋予“光荣”、“使命”、“争光”、“榜样”、“模范”、“精神”等等,也无形中增加了学生们的思想压力。 一位网友在网络上称,在商业的运作、社会的榜样、媒体的追捧下,一个本来是以兴趣为纽带,自发的学生行动变成了带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举动。于是,登山的本来目的出现了异化倾向。山鹰稚嫩的翅膀变得越来越沉重,而他们的目标却越来越“远大”。 |